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导下,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,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,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新要求。这一战略部署旨在通过构建三大体系,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,具体包括现代农业产业体系、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。
首先,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求优势互补、链条完整、韧性强。这意味着农业产业不仅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盘棋的格局,还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和优势特色,实现因地制宜的发展。其次,生产体系强调装备先进、绿色低碳、效率高,这要求我们在保持粮食安全战略定力的同时,推动农业向绿色低碳转型,提高生产效率。最后,经营体系则要实现统分结合、兼容并蓄、多元化,这有助于激发农业经营的活力,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在推进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,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:
1. 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关系: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,既要为全社会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支撑,也要接受其他高新技术产业的“反哺”,实现技术的快速导入和落地。
2. 新质与传统的关系: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并不是对传统生产力的摒弃,而是在继承和发展传统生产力的基础上,用新质要素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。
3.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:在追求效率的同时,要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带动作用,引导小农户进入现代化轨道,防止因追求效率而导致小农户被边缘化。
4. 发展与保护的关系: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,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的理念,推动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。
5.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:在构建与形成先进生产力的过程中,要统筹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,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,也要依靠政府进行前瞻性的规划设计和精准引导。
总体而言,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一项系统工程,需要我们在保持粮食安全战略定力的基础上,把握好上述五个关系,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。通过依托产业基础,实现从“大到强”到“从强到新”的质变,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。